服务咨询热线:

021-66030766
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技巧
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技巧

更新时间:2025-09-08点击次数:169
  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,核心原理是当光线通过待测样品时,其中的核酸、蛋白质等分子会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的光,未被吸收的光被检测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,通过朗伯-比尔定律计算样品浓度。与传统分光光度计相比,其创新点在于采用特殊光路设计,仅需微量样品即可完成检测,避免了传统方法因稀释或加样量过多导致的误差。
 
  一、该仪器的工作流程围绕光路系统与检测模块展开:
  光源发射稳定光线,经过光学元件聚焦后射入样品池,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能量,剩余透射光被高灵敏度检测器捕获。仪器通过对比空白对照与样品的吸光度差异,自动计算并显示浓度值,部分设备还能同步评估样品纯度。
 超微量分光光度计
  二、应用中需掌握以下关键技巧:
  ​​样品制备​​需确保样品纯净无颗粒杂质,悬浮颗粒会散射光线导致吸光度异常升高,检测前可短暂离心去除沉淀;​​加样规范​​使用配套的样品台或芯片时,需将微量液体均匀覆盖检测区域,避免气泡或液体不足影响光路传输;​​空白对照设置​​每次检测前需用与样品同源的缓冲液作为参比,校正背景干扰;​​结果解读​​除浓度数值外,需结合纯度指标判断样品质量。
 
  此外,检测不同类型分子时需切换对应光源模式,并避免反复使用同一检测区域导致交叉污染。通过规范操作与结果综合分析,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可在核酸提取、蛋白定量等实验中快速提供可靠数据,提升实验效率。

上一个:没有了

返回列表

下一个:可调式漩涡混匀器的定期保养